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 八闽两新组织在行动(三十一)

来源:综合福州市、三明市  |  2020-03-16 12:39:16
分享转发

  

福州市

近日,福州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下派第一批30名复工助产“导办员”和39名驻企服务“联络员”,深入企业靠前服务,全力帮助对接落地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商业消费增长、金融服务、奖励补助等应对疫情惠企政策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据悉,复工助产“导办员”由各市直涉企部门(单位)的相关业务负责人组成,专门负责帮助企业对接落实本部门(单位)出台的惠企政策措施;驻企服务“联络员”由各县(市、区)委两新工委负责组建并指导开展日常工作,队伍成员主要由市、县两级派驻园区(街镇)包企挂职干部和两新组织党务干部组成。  


三明市  

三明市通过党建示范引领,着力发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作用,助力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  

主动作为,靠前服务。落实“一线四员”工作法,当好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宣传员、教导员、服务员和监督员。下沉企业一线,宣传解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的政策措施,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解决防疫物资不足、员工返回难、资金短缺等问题,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准备。三元区、永安市、尤溪县、清流县、泰宁县、宁化县等地成立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党员服务队,主动上门服务,“一企一策”制定帮扶措施,让企业面对疫情“正确认识、减少恐慌、科学应对、增强信心”,推动企业科学有序复工复产。  

防控发展,两手齐抓。结合开展“访企业、解难题、促‘六稳’”专项行动,深入挂点联系的企业及其党组织,指导制定复工方案、应急预案,代办复工复产手续,做好要素保障等工作,引导两新组织党组织发挥“红色引擎”作用。清流县经济开发区党委采取“党建工作指导员+园区干部+企业业主”网格化管理形式,及时掌握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确保点对点、无遗漏、全覆盖。永安市燕北街道党工委开通企业绿色服务通道,设立“服务专员”主动靠前联系拟复工企业,“一企一策”做好企业复工分类管理。  

宣传引导,典型带动。持续开展“二亮一比”活动,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围绕科研攻关、物资生产、企业转产等重点工作,组建临时党小组、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落实防控、紧抓发展的强大合力。沙县康原工贸联合党支部党建工作指导员许金沙,为解决企业员工返岗率不足,无法按时完成订单问题,在多家新媒体平台开辟网上招聘渠道,填补了40%的用工缺口,完成纱产量40多吨;梅列区徐碧中央商务区负责人、党建工作指导员张兴政组织楼宇物业公司成立联防巡查队,开展楼宇巡查,对接商务区内的网络科技公司,免费开发“e防控管理系统”微信小程序,实现智慧摸排。 

 

漳州长泰县  

1.jpg

企业党员专班志愿者向非公企业员工科普防疫知识


长泰县选派千名党员干部扎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第一线,组建“党员服务专班”,实施精准帮扶,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机关党员服务专班强引领。坚持机关党员干部作用发挥在一线,服务保障不下线,及时解决企业所急所需,助力复工复产。力量下沉到一线。乡镇干部全员参与,统筹挂钩项目领导、涉企服务队、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和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力量,组建9个机关党员服务专班,下设34个服务攻坚小组,集中精力帮助重点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发改局、工信局等涉企部门党员干部深入企业蹲点,及时掌握企业难点痛点,对症下药提出“药方”134个,为长泰县出台《关于促进企业复工稳产八条措施的通知》提供重要参考。身份亮明在一线。开展“佩党徽、优服务、比作为”一线竞赛,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企业指导疫情防控,帮助做好复工准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线上+线下”亮明身份模式,线上党员主动对接指导填写材料,线下专班服务员上门核查指导,实现企业自营食堂当天申请当天核查当天发证,解决员工就餐难题。全天服务不下线。县行政服务中心联合驻点窗口单位开展“不见面审批”行动,通过电话预约、网上办理等形式全天候开展审批服务,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着力打通抗‘疫’审批最后一公里。银塘办事处开展“企休我不休、服务全天候”活动,涉企服务窗口节假日不休,领导干部24小时待命,共帮助企业协调返岗专车163车次,解决外地员工临时住所369处,为企业办理绿色通行证263个。目前已有1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顺利返泰,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正式复工220家,复工率达89%。  

企业党员服务专班强示范。组织435名非公企业党员,整编成三个服务团,下设100支党员先锋队,带头协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环境消毒等工作。组建“找碴”服务团。开展“找碴我最行”活动,通过大数据摸排,寻找企业可能存在的防疫漏洞、卫生死角等安全隐患,组织党员先锋队37支128人,出动692人次,发送提醒信息877条,制作或推送宣传视频5则,发放手册、折页等1.5万余份,实地指导企业164家,对复工企业进行地毯式排查,帮助消除隔离点设置不合理、消毒措施不到位等隐患43处。组建用工服务团。开展“稳工暖心行动”,引导企业出台优惠措施,联合园区企业举办招聘会9场,汇总81家企业用工需求,发布1212个岗位,初步达成用人意向2803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逐一联络因疫情滞留在外地的员工,转达企业的关心慰问和带薪隔离休假政策,主动提供代办生活物资、车站接送等暖心服务,召回返乡员工4350人。组建健康服务团。吸收251名党员、群团组织负责人组成“健康服务团”,积极向员工科普防疫知识,建立“一人一档”健康卡5万余张,严格按照健康档案卡区分员工住宿、就餐位置,执行进出人员登记、口罩管理、体温检测和食堂进餐等规定,筑牢外防内控防线。古农农场商会党总支部积极打通海外渠道,帮助企业解决口罩等防疫物资10万余元,填补口罩缺口3万个。  

农村党员服务专班强保障。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组成服务专班,保障复产企业用工需求。抓严疫情防控。主动承担起村(社区)企业员工八小时外的防控工作,组织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组成防控服务专班80个,做好人群集聚疏散、公共场所消杀和外来务工人员体温检测、登记管理、随访服务等工作。武胜社区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与小区物业联合把好小区入口关,动态跟踪管理外省返工人员、出租户,登记信息并跟进14天自行居家隔离人员的健康管控和服务。抓好就业服务。结合疫情防控开展“在家好就业”专题宣传,摸清待业人员的工作意向,开具相关居家隔离证明,主动配合工业园区开展招聘推介活动,利用“村村响”、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帮助企业推介本地劳动力2168人,引导春节返乡青年就近就业1350人。积山、欧山村针对开发区部分企业宿舍紧张问题,主动配合区党委开展闲置住房摸排工作,上门动员园区周边群众,消除思想顾虑,先后为企业提供员工公寓2200多间,解决通过隔离观察期员工住宿难题。抓实后勤服务。开展“企业复产、员工无忧”专项服务,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精准帮扶,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让员工进的来、留得住。兴泰和银塘社区党员干部通过微信群,为居家隔离人员代购生活物资,并提供送货上门、生活垃圾处理等服务,让外来务工人员舒心度过隔离观察期。坂里乡创新“党支部+合作社+互联网”产销模式,通过线上渠道点对点直供韭菜、紫长茄等新鲜蔬菜2000多斤,有力保障复产企业“菜篮子”安全。


版权所有 福建省体育局
党建资讯
党建学习
通知公告
行业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