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有我 心系基层——各地省直机关支援队一线传真

来源:福建日报、东南网  |  2020-03-16 12:57:06
分享转发

  

省直机关福州支援队:帮助推进福州地铁项目加快复工复产  

1.jpg

地铁五号线一期工程仓山区、闽侯县支援小队了解地铁五号线一期工程荆溪新城站工地施工情况。受访者供图  


根据省委部署,省直机关福州(含平潭)支援队2月28日进驻福州,支援队及各县(市)区小队深入福州基层一线,检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帮助推进复工复产。  

来自省委网信办、省财政厅的省直机关福州支援队余康平、罗成锋、张江河、郑儒钧是专门服务福州地铁五号线项目一期工程,他们虽然分属仓山区和闽侯县两个不同的小队,但却心系一条线,劲往一起使,每天都互通有无,交流服务思路。冲锋号一吹响,他们第一时间进驻上述工程建设项目,与项目负责人沟通交流,详细了解复工情况,指导项目工地疫情防控,协调解决项目难点问题。   

“根据省委的要求,在行前认真学习了一些防疫工作和复工复产的相关政策。到了项目组后,立即与项目承建单位进行研讨,对项目的疫情防控情况和复工复产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罗成锋说。  

前期该项目服务队员靠前服务,不分区分类,将五号线所有的车站和区间都纳入支援服务范围,每日驱车往返约30公里,走遍了地铁五号线全部的3个标段12个工区共计20个站、20个区间。  

郑儒钧介绍,地铁服务四人组每天坚持直奔车站和区间的施工工地,认真查看人员在出入工区时是否进行实名制登记、是否进行手部消毒和体温测试,工作全程是否佩戴口罩,防疫物资是否充足,重点场所是否定时做好消毒清洁等细节,而且从工地场所、员工行为、防控措施、跟踪措施等管理方面向工地负责人进行了解,了解地下施工人员的防疫防控措施和生活生产的需求。

2.jpg  

地铁五号线一期工程仓山区、闽侯县支援小队深入地铁地下盾构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受访者供图  


地铁服务四人组对能够马上解决的现场立刻通过电话沟通、政策解读、耐心引导等方式进行解答,对不能当下解决的认真做好登记记录,及时向各相关部门反映沟通,同时做好跟踪落实,做实“后半篇文章”,形成服务“闭环”。截至3月13日,已搜集到防疫物资、工程款拨付、包车费用、病毒核酸检测和提早返岗人员补助等,并积极协调解决。  

另外,在省财政厅支持帮助下,相关企业和地铁集团达成帮扶协议,每天可为地铁5号线提供3000个口罩,第一批计划提供约十天的数量,后期口罩数量还将随着产能提升将逐步增加相应数量。  

“  

地铁项目是民生工程、重点工程,人员流动量大、构成结构复杂、交织因素多元化。“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最吃紧的关头,我们将支持和推动地铁项目加快复工复产、推进满产超产继续做好服务工作。”郑儒钧如是说道。 

 

省直机关莆田支援队:  封控管理纵深细化严守巩固战“疫”成果  


3月3日,省直机关第二批莆田支援队全体队员迅速融入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敬老院、看守所、精神病防治院、监狱等支援服务单位。省直机关莆田支援队领队邱章泉先后到城厢、仙游、荔城、涵江等地,实地走访了解所支援服务的特殊场所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支援队员深刻认识特殊场所疫情防控的复杂性、特殊性、艰巨性,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厌战、不松劲、不麻痹,做到封控管理再细化、安全稳定再强化,防控意识再深化。  


3.jpg


莆田市荔城区精神病防治院共救治管理174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疫情当下,医院暂停了家属现场探视,使许多家属在此期间无法探视。支援队员、福建省卫健委一级主任科员叶景平了解情况后,建议院方采购智能可视探访系统,充分运用先进电子信息技术,实现探视工作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管理,解决疫情期间探视难的问题,从全方位增进人文关怀。为保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住院患者的安全,叶景平帮助该院完善了防控新冠肺炎院内感染应急预案并组织进行了一场防控新冠肺炎院内感染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精神病患者接诊、转运、救治等应急处置能力。 


4.jpg

 

福建省委依法治省办秘书处副处长罗炳良负责莆田监狱的疫情防控支援工作,连日来,他协调推动莆田监狱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纳入地方联防联控工作体系,建立健全莆田监狱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联系沟通机制,并完善监狱应急预案。针对京津冀鄂4省市籍刑满释放人员,罗炳良积极配合监狱督促莆田市司法局做好接收,就地做好过渡性安置。针对非京津冀鄂4省市籍刑满释放人员需在指定隔离点隔离满14天的情况,罗炳良联系涵江区政府,加强指定隔离点外围安全稳控。期间,他协助监狱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在指定隔离点隔离期间的帮教工作,确保指定隔离期间的绝对安全,并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口罩等防疫用品短缺问题。  


5.jpg


作为莆田支援队年纪最小队员,来自福建省民政学校专技教师任霆翰,因为支援工作推迟了原订的婚期,投身莆田城厢区的东海镇养老院的支援工作中,协助养老院对居住环境、饮食安全、防控预案等进行全方位排查。期间,任霆翰设计了老人错峰活动时间,避免了老人聚集交叉的感染机会;优化应急预案中老人的心理疏导、情绪管控的工作内容,缓解老人因长期远离家人的心理不适应性。在了解防护物资的紧缺情况后,他把单位提供给自己防护服及防护口罩全部赠送给养老院,并积极向省民政厅再争取到医用口罩500只。为了满足老人对亲情的需求,任霆翰与老人家属沟通,建议每日通过工作人员的手机让老人与家人进行一次3分钟的视频交流,既方便了家属对老人的关爱又避免亲属见面所带来的机会性感染。  

福建省残联教育就业部副部长曾传焕负责城厢区心连星康复咨询培训中心支援工作。工作中,他了解到该中心现有教职工35名、在校学生137名,由于疫情原因,康复中心学生无法实地参加教学,曾传焕指导中心教职工开展线上康复服务,为残废儿童开展居家康复提供支持和指导,做到“停课不停学、不停训”。针对康复中心的工作薄弱环节,曾传焕帮助重新修订中心疫情防控工作预案。了解到城厢区6家残疾人康复机构(含心连星儿童康复咨询培训中心)口罩配备仍然紧缺时,曾传焕帮助争取到3万个口罩用于康复机构的防疫使用。  

莆田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一级警长林中正,负责莆田市第一看守所支援工作,他从严格所内管理的角度,帮助制定形成“四班一转”、“三区两动”的较为有效的勤务工作机制,在保证执法机关及司法部门执法条件下,升级防控手段,做到在押人员的无接触会见。在此基础上,落实在押人员穿戴好“三套”设备,实行嫌疑人通过视频系统进行提审、会见及审判,不与会见人员直接见面,真正形成“零接触”会见提讯系统。林中正还加强在押人员伙食管理防控措施,要求在所人员及在押人员严格落实每日两次的体温检测,并要求如实上报个人身体状况、居家组家庭接触来访人员等情况。他积极协调莆田市第一医院,对所内所有的工作人员及1月20日以后收押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共计检测186人次,检测结果均为正常,进一步掌握了相关人员的身体状况。  


省直机关厦门支援队:千里送工同气连枝  


13日7点,载着305名员工的13辆大巴准点从位于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的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出发,并于当晚抵达武汉,支援武汉天马保障材料及产品生产,缓解供应链协同配套难题。  

同属于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武汉天马,为厦门天马提供部分关键材料和产品代加工生产。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武汉天马无法及时招聘补充员工,导致产能严重不足。  

没有原材料,企业的生产就成了无源之水,不仅影响产能,还对厦门天马向国际客户如期交付产品造成严重影响。了解到企业的实际困难后,省直机关厦门支援队急企业之所急,队长、省工信厅副厅长兰文立即指示火炬高新区小队按照“一难一策、一事一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的要求,不等不靠,第一时间为企业寻求解决办法,并一跟到底。  

“着力打通企业用工难、疫情防控难、交通物流难、供应链协同配套难、市场拓展难等‘五难’操作链,才能让每个企业的复工复产真正落地落实。”厦门支援队火炬高新区小队小队长,省工信厅石化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杨美芳介绍说。  

“发挥支援队队员的业务优势,我们积极开展省际协调,通过省工信厅商请湖北省工信厅共同探讨解决办法。”作为定点对接厦门天马的支援队队员,省工信厅电子处二级调研员林瑞果告诉记者,支援队一方面通过省际协调推动武汉天马就地招工,另一方面,也积极帮助两地企业实现员工的灵活“共享”,协助厦门天马向武汉天马“送工”。  

这个过程中,火炬高新区小队4名队员深入一线,与企业共商解决方案,及时跟踪武汉疫情管控政策调整。3月11日,在企业取得武汉东湖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依规进出批文后,火炬高新区小队第一时间与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厦门市交通运输局沟通协调,推进办理包车牌、通行证等相关手续。最终,在厦门市政府及市防疫指挥部的统筹协调下,促成了厦门天马“点对点”包车跨省支援的顺利实施。  


省直机关漳州支援队龙海小队:帮助医院恢复诊疗服务  


龙海市中医院是一家二级甲等中医院,也是龙海市唯一一家设有神志病科的非营利性医院,现有78名精神病人住院治疗。如何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输入性感染和院内感染,成了当务之急。  

“3月3日我们进驻龙海市中医院后,就与医院的负责人沟通交流,详细了解疫情防控情况,并协调解决遇到的难点问题。”支援队龙海小队队长、省委改革办处长敖澄华说,他们指导龙海市中医院在原有病区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又增加制定了《神志病科工作制度》《神志病科门诊工作制度》等6项制度,同时完善应急机制。  

经过实地调查了解,支援队还发现,龙海市中医院神志病科病区与龙海市妇幼保健院紧邻,而龙海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疗废物暂存处相对规范。为集约资源,防止因医疗废物收集、保存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和污染事故的发生,支援队立即帮忙协调,让龙海市中医院与龙海市妇幼保健院签订医疗废物暂存协议,将神志病科医疗废物暂存于龙海市妇幼保健院医疗废物暂存点,再由漳州市城市废弃物净化有限公司定期收取。医疗废水也按原渠道经由排污管网纳入龙海市妇幼保健院排污站统一处理,经消毒后排放,定期进行检测监测。  

疫情发生后,龙海市中医院立即让住院的78名精神病人采取分餐制。但支援队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就餐场所还是较为拥挤,便建议龙海市中医院调整床位,腾挪空间,拓展就餐和活动场所。  

“我们了解到龙海市中医院神志病科的硬件设施较为薄弱,便积极与龙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龙海市卫健局进行协调沟通,希望增加投入改善其设施条件,龙海市方面很快为该院下拨100万元左右的专项资金。”支援队队员、省卫健委政法处副处长姜邦琳说。  

支援队还考虑到神志病科医护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建议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为此,龙海市中医院在落实疫情防控政策性补贴的基础上,拟对神志病科医护人员的奖励性绩效予以倾斜,上浮5%。同时还将住院患者伙食费由原来的18元增加到20元,改善患者的饮食,所增加的伙食费用由医院承担。

  

省直机关宁德支援队:助力打通产业复工复产链条  


古田是“中国食用菌之都”,全县近70%的农村家庭从事食用菌产供销活动、农民收入的70%来自食用菌产业。其中,银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90%以上。春节前后,是银耳成熟和采摘的旺季,新鲜银耳采摘后,必须及时脱水干燥,否则极易变质腐烂。  

“疫情发生以来,各银耳生产加工企业均按规定停工,大量银耳无工采摘、无厂处理。”省派宁德支援队古田小分队队长杨兴胜说,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农业复产双胜利,尽可能减少农户经济损失,古田支援小分队主动会同城西街道和古田县有关部门,助力打通银耳产业复工复产链条。  

古田小分队积极加强与古田县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助力三诚食品有限公司、华新食用菌烘干厂、天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3家企业取得复产资质。“我们还会同城西街道抽调6名业务骨干组成3个工作专班,分别进驻这3家企业,为企业提供全天候‘保姆式’服务。”杨兴胜说,为提高企业防疫意识,小分队队员会同城西街道对企业加大防疫知识宣传力度。  

截至3月7日,3家企业已完成近9万公斤银耳烘干处理,并陆续投入市场,挽回数百家农户近360万元经济损失。下一步,古田支援小分队将继续会同城西街道,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在运输、销售环节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序推进食用菌全产业复工复产。  

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地处宁德东侨工业园区,是宁德市重点项目之一。当前项目基地共有三个在建工程,分别为H4项目区和扩建项目南区、北区。复工以来,用工难问题成为影响项目进度的最大难题。  

“  

“我们一方面积极引导施工方加大自行招聘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动员施工方并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对复岗的处于观察期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缓解施工企业缺工问题。”省金融监管局支援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负责人周斌表示。  

支援队还会同东侨开发区相关部门,督促施工企业通过自建板房的办法,先行解决外地员工复工后住宿难问题;协调开发区管委会,通过开发区建设局和工信局,积极筹措解决施工方口罩等防疫物资问题。  

至3月5日,该项目已复工1820人,复工率提高到83.49%。这几日,周斌与队员郑诗腾则协助当地住建部门前往项目基地进行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版权所有 福建省体育局
党建资讯
党建学习
通知公告
行业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