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让人感动了!在党组织与7名骨干党员的带动下,我们的员工有的要求主动降薪,有的要求缓发工资,甚至还有的借钱给公司。”4月16日,德化县山花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雄文说,受疫情影响,在企业遇到困境的时候,公司员工选择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共克时艰,党组织和党员真是我们民营企业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疫情期间,德化县山花陶瓷有限公司党支部发挥引领作用,牵头制定复工应急预案,组织完成设备调试、原料整理、防疫物质储备、人员健康管理等工作,帮助企业第一时间申请复工,110多名员工全员上岗。
“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国外疫情却很严重,现在出货很少,导致大量库存,这要是在以前,正是出货的紧张时节。”郑雄文说,由于公司去年在三班茶具城租厂房扩大生产车间,同时在城东工业区准备建设新厂房,现在出现资金周转难、工人工资不能准时发放等问题。
“我来公司三年多,月薪近7000元,现在销售量上不去,公司压力大,我们理应尽自己所能与公司共渡难关。”公司雕刻部高级技工陈信聘说,他家现在并不宽裕,每月还要还房贷,“但只要大家一起承担,相信困难很快会过去的。”

公司雕刻部高级技工陈信聘在细心雕刻佛像。
为了公司早日摆脱困境,除了主动要求降薪,员工们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助力。
“我家里还有点余钱,准备把十万元定期存款取出来借给公司。”财务部的颜惠卿说,她2017年应聘到山花陶瓷有限公司,公司人性化的管理以及对员工的呵护成长一直感动着她,“作为公司财务人员,深知公司的难处,这也是尽自己所能。”
“每月我可以多还公司一些,或者延缓工资发放。”老员工徐彩花说,她在公司开发部已17年,见证了公司的成长与壮大,今年3月她在公司党支部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她说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公司借了她一笔钱凑足了房款首付。“是源于公司企业文化对我的影响,愿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与公司一起克服困难。”
德化县山花陶瓷有限公司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三十余年来专注于陶瓷加彩领域,独创“山花彩”传统瓷雕佛像加彩技艺,是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业务范围拓展到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国家。
近年来,公司党支部积极开展党的建设工作,推行“136”非公党建创新机制(即一个章程、三培养机制和六心党建文化),增强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向心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塑造了山花特有的党建文化和企业精神,员工稳定率在98%以上,企业产值稳步上升,产品质量得到广大客户的赞誉,曾获评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花陶瓷党建经验“136机制”入选2019年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新时代民营企业党建案例”。
“从上周开始,我们公司每周利用两个半天,组织大家开展国学经典学习交流活动,在公司推广国学经典办学特色,先练好‘内功’。”郑雄文说,等市场缓和了,一定会更好的。

公司党支部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员工分享学习心得。
据了解,由于疫情的影响,德化县陶瓷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形势新变化。同时,德化县委、县政府针对当地一些陶瓷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困难,鼓励企业稳定单、保生产、扩大就业,从加强金融支持、减轻税费负担、降低运营成本、推进项目建设、援企稳岗等方面出台20条惠企政策,积极帮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