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与共建单位工作人员正在禾缘社区“民情驿站”倾听群众声音,解决大家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
在厦门市,市属工地扬尘噪声管控有一项独门“秘诀”——工地项目部的群众信访工作室。一旦出现噪声扰民或扬尘污染问题,居民可直接上门反映,施工单位会第一时间纠正问题、优化施工组织。
这个由厦门市城管执法局二大队(以下简称“二大队”)创新推出的“社区+大队+工地”党建共建做法,目前已被列入省住建系统“三级联动”党建带住建示范项目。据悉,另一个“禁噪抑尘先锋”品牌也被评为厦门市直机关优秀党建品牌。在今年5月份出炉的“2019年度厦门市劳动工作先进集体单位”名单中,二大队榜上有名。
“多方共建,一方面可以助力文明城市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开展学习、志愿服务等,促进各单位内部文明创建。”厦门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党建共建为切入点,通过打造创新服务管理的特色品牌,既能有效打通执法的“最后一公里”,也有益于形成良好示范效应。
党建带动
共建和谐文明工地
以党建引领,汇聚各方合力,进而从“管理”向服务转变,由过去的“末端执法”转为如今的“源头治理”,是二大队在创新服务管理中的一项有益探索。
厦门地铁3号线五缘湾停车场项目地理位置特殊,紧邻双十中学枋湖校区、古龙居住公园等学校、住宅区,施工对周边群众影响较大,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居民投诉居高不下。
二大队党支部了解情况后,主动作为,从创新监管模式着手,与中铁十一局项目部党工委、禾山街道坂尚社区党委签订了共建和谐文明工地协议。很快,便成立了厦门市首个设在项目工地内的信访接待室:每天有专人负责接待,执法人员每周也会固定时间到现场接访,倾听群众的投诉和建议,确保群众的诉求可以得到及时回应。
今年疫情期间,二大队联合共建单位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开元街道希望社区、筼筜街道西郭社区等共建党组织,为厦门市近200家市属工地的务工人员以及工地所属社区的居民专门开设网上防疫科普讲座。
“平时我们发动各方参与工地文明施工共管,离不开广大居民的支持和参与。疫情来袭,这份合力更要转化为服务动力。”二大队教导员辛鸿卫表示,将服务与执法有机融合,贴近群众办实事,才能让群众实实在在从中获益,更主动地参与到共管共治中。
不久前,二大队还与禾山街道禾缘社区党委、厦门路桥工程投资有限公司工程一部党支部、中交二航局厦门第二通道项目党支部开展共建,依托设置在禾缘社区的“民情驿站”,每周三到社区开展接访、“门前三包”、市容市貌整治以及志愿服务等工作,赢得了市民群众的支持。
整合资源
在共建共享中提升幸福感
文明工地、文明社区……党建引领下,多方共建促成了文明之花遍地开放,受益面也日益广泛。
思明区希望社区梅园小区居民楼,如今推窗见景——没有了流动摊贩的踪影,路面上的垃圾、污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摆放的移动花坛,展现出盎然生机。
此前,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的活动中,辛鸿卫得知了思明区希望社区自发形成的市场占道扰民问题,屡次整治收效甚微。没多久,一个“三方共建”的社区难点治理机制出炉了。每天,市城管执法局二大队执法人员按时到小区开展巡查,希望社区、中建三局集团厦门分公司的党员志愿者也参与其中——这是二大队党支部和希望社区党委、中建三局集团厦门分公司党委联手创新的共建模式。半个月后,困扰梅园小区居民多年的占道顽疾迎刃而解,三方共同组成的巡查队伍,则继续携手建立长效管控的机制,确保乱象不回潮。
“小区居民通过短信、微信发来感谢的文字,点赞社区环境的变化,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携手努力,持续为民打造和谐美丽家园的决心。”辛鸿卫说。
据了解,在共建共治共享活动中,市城管执法局还与共建单位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主题党日活动,并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开展清洁家园、义务献血、扶贫济困、结对孤儿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