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悟初心 担使命 促振兴 ——关于党史学习教育与聚力推进库区振兴的几点思考

来源:福建省水利厅  |  2021-06-07 17:58:30
分享转发

学党史 悟初心 担使命 促振兴

——关于党史学习教育与聚力推进库区振兴的几点思考

省移民发展中心主任、党组书记 卞宏达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履行历史使命,领导全国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进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各个历史阶段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水库移民工作的本质就是“三农”工作,做好水库移民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水库移民为国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针对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的现实情况,国务院于2006年出台《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进一步加大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力度,帮助水库移民脱贫致富。完善后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以来,对提高移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移民合法权益、促进库区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事实证明,做好水库移民发展与稳定工作不仅在于帮扶水库移民这一弱势群体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从党史中感悟真理伟力,切实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自觉。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根本在于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于学懂弄通做实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充分认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充分认清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宜居宜业幸福美丽库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既要看到推进库区乡村振兴任务繁重艰巨,也要看到移民工作所具有强大优势和有利条件,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找准移民工作定位,找到移民工作突破口,把握推进库区产业绿色发展先机,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宜居幸福的美丽库区,持续推动库区乡村振兴中拓展移民工作新作为。

要从党史中感悟初心使命,坚决扛起助力库区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多年来,中心以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移民富、生态美”的福建库区为己任,以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为抓手,着力打造福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事业发展升级版,取得一系列成果。要牢固树立项目往乡村振兴投、资金往乡村振兴花、人往乡村振兴走、劲往乡村振兴使的工作导向,把助力库区乡村振兴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汇聚推进移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要从党史中感悟科学思维,着力增强助力库区乡村振兴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要坚持系统理念,正确处理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移民“十四五”规划为龙头,坚持顶层设计先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库区乡村振兴相结合,按照“一三四五五”库区乡村振兴路线图:明确绿色发展引领移民乡村振兴这一条主线;坚持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落实绿色崛起、空间重构、文化传承、规划路径“四个维度”;形成50个省级示范区、50个市县级示范区为主体的库区乡村振兴格局,打造福建库区版《富春山居图》。与此相衔接,制定助力实施库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法步骤、措施载体,完善助力库区乡村振兴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任务清单和管理制度。

要从党史中感悟斗争精神,提升攻坚克难能力水平,坚决打好助力库区乡村振兴攻坚战。要以后扶项目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宜居宜业美丽家园为目标,坚持治污先行、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重点打造一批田园风光型、文化特色型、产业发展型等后扶项目示范区。对于移民较少且居住分散、不具备整体打造移民美丽乡村或集中发展产业条件的移民所在村,坚持“有什么困难,就解决什么问题”,安排项目资金,着力解决普惠政策覆盖不到或没有解决的移民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对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实施条件较成熟的移民村居,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移民村治理和特色产业发展智能化、数字化。坚持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深化平安库区创建工作,强化移民群体性、突发性问题隐患的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促进库区长治久安,不断增强移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版权所有 福建省体育局
党建资讯
党建学习
通知公告
行业矩阵